新創創業札記

如何創造使用者喜歡的產品


本篇說明”如何創造使用者喜歡的產品“,希望對於未來想推出產品的人,能有個方向,了解需要注意那些要點!

Shopline與Yahoo拍賣的差別:

  1. Yahoo拍賣就像百貨公司,店家商品成本會包含平台的抽成,甚至參加平台促銷活動的費用,而店家本身也不容易測試行銷的成效。
  2. Shopline像是蓋自己的品牌旗艦店,但要自己處理行銷策略,好處是不用受人控制,並且可以測試行銷成效,但需要付出較大心力。

以Nike來說,在百貨公司(Yahoo)內的專櫃,可以享受到百貨公司本身的人潮(網路流量本身高)。而在外面開的旗艦店,則需要注意選點、行銷規劃等,但吸引來的刻人大部分就是為了找這個品牌的東西。
 
Introduction to building a product 找到問題、客戶及產品的價值
如何知道客戶「需要」你的產品?
→利用問卷與面談(問正確問題來驗證假說)
 
Target audience 用戶描述,越清楚越好,才有辦法行銷(實做中了解)
最好開發者本身是那個行業的人,比較能了解用戶與客戶。
Users:用產品,但不一定會給錢。
Customers:會掏錢用你的產品。
 
Product stage可以分三期
Pre-product market fit:還沒找到具體的產品,不知道有沒有人需要,會不會付錢
這個時期(原型)要去了解目標客戶,才能瞭解發展的方向,開發需要的功能。
團隊要盡可能的少人,並快速推出產品來得到用戶回饋。
找到願意買你美中不足產品的客戶,盡可能做到MVP。
 
Product market fit:如果客戶開始願意付錢就算進入此階段
開發不同的產品與功能,看客戶到底需要什麼並且去嘗試(例如下廣告)。
這個時期要對早期客戶好點,他們的需求很重要,讓他們幫你分享產品。
留意做市調的風險在於:客戶自己也不知道要什麼。
 
Scale:持續讓你的客戶開心,優化本身功能,這時期就不要亂嘗試
優化產品或優化團隊本身,並持續監控「大部分」客戶的需求
 
Positioning 定位(一開始的定位不等於最後的定位)
很多新創想開發一個全功能的產品,但一次解決一個問題開始比較好。
不要讓你的使用者搞不懂在幹嗎,要能夠以一句話簡單說明你的產品。
例如:FB一開始是為了協助大家認識學校內其他成員而做的。
Shopline一開始想做Marketplace(但後來轉型成Store Builder)
 
Categorize & Prioritize Features 要考慮需要那些功能

High Effort
Not Valued by UsersInfrastructureMain FeaturesHighly Valued by Users
Bug Fixes, Minor Changes and GimmicksDelightful Features
Low Effort

 
Learn to say NO
A Feature is like a Baby, after you give birth, you have to support it… if you cannot support it, kill it.
如果使用者不需要那個功能,或著自己提供的功能與價值相衝,就把它移除,不要留著!例如Shopline原先會幫忙行銷,到移除行銷的功能(現在是提供課程幫助賣家,未來也想建立Shopling的社群)。不過總是也有些功能客戶需要,以至於不方便去移除,就要去取捨了。
 
某些失敗的Model其實可以賺錢,但需要夠多錢和時間,才能完成週期。
It’s not about the idea, it’s all about execution. Team determines execution ability.
團隊不用大,Dream team:Engineering、Business、User experience and design.
一定要拋頭露面,主動去外面去問,一定要愛你想做的事情。

Tags

Related Articles

Back to top butt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