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
建立Mindset很重要,通常在創業的過程中才建立,但其實先建立比較好。錯的Mindset會先浪費時間跟錢,然後吃土。正確Mindset會讓新創成長更快,並且省錢、省時,但脫離舊的Mindset很難。EX:員工跟老闆、代工跟品牌、上班跟創業的Mindset都不一樣。
最可怕的是用錯的Mindset去看新的Mindset,如果不相信新的Mindset,就小規模驗證,雖然直覺會告訴你往前一步是錯的,但就去嘗試那些看起來是錯的吧!反正不會死,頂多會痛罷了。
Mindset1:用少少的用戶(5個人)就可以代表廣大用戶(80%)去改善產品。
Mindset2:早期創業有很多事情,要先做甚麼?(創業要了解不做什麼比較重要)
※專注設計產品Build something users love、收集用戶回饋Talk to users就好
Talk to users的好處很多,所以才會被建議先做。例如:面對VC質疑時,可以用TA的角度去回應。
最難學的一課:你不是你的使用者!
不要只用自己的邏輯思考,要逼自己持續去了解user→離開辦公室去接觸TA
站在使用者角度看,還要看得夠深,不斷挑戰(質疑)自己的產品,才能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看→了解使用者的核心想法很難,要一層一層剝開才會看到核心。
如何了解使用者/或著你有個富爸爸
質量化分析-質與量要並重,要了解使用者行為與態度,所以都要分析。
使用者如果表示不會用你的產品,他是在告訴你需要打破那些認知障礙與偏見,這些排除後就可能會用了→前提是能正確解讀用戶的回饋。
找對TA:親自走出辦公室找TA聊天,取得回饋並確定TA真的喜歡你的產品
→推論你的TA到底會喜歡甚麼(他們沒有直接的答案)
→找TA:多找幾種,並用假設去測試,從中找線索,最後界定出的你TA。
量的重要概念:從數字找問題,不是找答案看數據的正確角度,例如調查食品的重要購買因素:消費者認為食安重要程度是1%,不代表不重要,而是消費者認為這是應該要的→這時候就要問問使用者,從質性的角度解讀數字。
推薦參考書籍:精益數據分析、精通web analytics 2.0
質的重要概念:了解User的世界觀(做產品或行銷都要)
學會自己找對的問題,因為User自己也不知道答案。我們的看法一定跟User不一樣,所以要盡力從使用者觀點去看,才能了解使用者行為。
學習如何訪談:YC的How to startup
Startup要了解User到甚麼程度?利用上述Lean UX的三個過程
學到能了解對方世界觀,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的程度。
用東西去刺激User說出他的世界觀,讓我們知道什麼東西可行。
※UX就是送禮物給好朋友的概念→同理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