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貸信貸
貸款理財概念
只要能借到夠低利息的贷款,就應該勇往直前的借出,投資更高獲利率的理財商品。以上正是貸款理財(操作槓桿)的精隨。
大部分的人只要聽到槓桿,就會退避三舍認為風險很高,不過所有的風險皆源自於夠不夠了解而已。況且大部分的人早就在生活中操作槓桿,只是不自知或並不認為是槓桿罷了!
貸款購買房子正是操作槓桿的最佳寫照,以購買1000 萬的房子為例,我們可能只花200萬的金額,就能跟銀行貸款800萬,買下1000 萬的房子。買下後其實瞬間就操作了5倍槓桿,如果房子升值到1200 萬,報酬率應為100%而非 20%,因為我們僅付出200萬,就多賺到了200萬,反之亦然。
但若買下1000萬的房子後,卻整天想著還完貸款,反而不切實際。我並非是要大家不還錢,只是你知道繳完貸款,房地產仍然不是你的嗎?因為繳完房貸後,仍然需要繳各種稅款,不繳房子就會被查封、拍賣,所以就算繳完貸款,房地產仍然不完全屬於個人,其實房地產一直都屬於國家。
所謂窮人貸款買進負債,富人貸款買進資產。若把貸款到的錢投資更高收益的理財商品,或將貸款買下的房子出租,只要收益大於原本貸款的還款本金+貸款利息,就等於零成本賺錢囉!也是所謂買進資產的概念。反之,如果整天想著還完貸款,就是把這些貸款(或著你的房子)視為負債,這樣當然只會想趕快還完。
每次看到新聞計算不吃不喝30年才能還完貸款,正是負面思維的寫照。貸款從來都不是拿來還的,而是操作理財商品的工具。希望大家思考自身貸款是否僅僅是負債,是否能將貸款到的錢或商品投資在別處獲得更高收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