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ARRR概論
Acquisition(獲得使用者):使用者從各式各樣的管道來訪。
Activation(成為有效的客戶):使用者在初次到訪後,使用了我們所提供的部分主要功能,而不是看幾眼就走了。
Retention(用戶留存、回訪):用戶再次造訪。
Referral(用戶推薦他人):用戶喜歡我們提供的產品或服務,而且推薦其他人使用。
Revenue(用戶付費):用戶決定付費購買我們的產品或服務。
Acquisition:一切的起點
當我們的服務開始營運,行銷活動開始運作,使用者就開始從各式各樣的管道湧入了。這是一切的起點:沒有人來,就沒有人有機會深入認識我們的產品跟服務,也就更不用談什麼獲利了。現今推廣的管道十分多元,所以特別要注意設定好追蹤程式,識別來自不同管道的流量,以便進一步優化。導流量通常是由行銷人員負責,必須試著找到不同的管道,包括:
(1) CP 值最高的;
(2) 能衝量的;
(3) 同樣成本下轉換率最高的。這邊講的轉換率,不只是指購買,而是包括進到 AARRR 的各個階段的比例,都是可以拿來衡量的目標。
Acquisition(獲取新用戶)思考:如何讓客戶發現你?
想想看,要在150萬個app發現自己的存在,並讓用戶有興趣願意下載,肯定是要一番工夫,除了廣告預算的投入,取得所謂付費下載之外,而像衝進排行榜、搶Organic免費下載是大家最喜歡的,另外最近APP的SEO(或稱ASO)也絕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來源。
如果廣告KPI就是衝下載數量,FB廣告絕對是目前最值得投資的媒體,其效益CPI(每一個下載成本)目前大約是在台幣60元左右,比其他媒體便宜至少50%以上;而很多廠商為搶下載數量可能選擇可以爆衝型媒體,卻忽略了這些新用戶數的品質問題,比如一些獎勵型的廣告形式,換算卸載率,成本反而高出許多。